現在的大環境日益復雜,只有好企業才能立足于這個變化萬測的時代,那一個好企業的標準有哪些呢?
好企業的標準
優勢產業—足夠的市場容量
美國市場:已充分競爭。除工廠、互聯網外,資本在其他市場的注入只能在縫隙中求生存。-3%GDP,8-10%企業增長)
中國市場:除個別預測,如電器制造生產已充分競爭,大多數行業都有擴張的巨大潛力。-10%GDP,30-50%企業增長
(1)大多數市場,還處在攻城掠地、圈地運動中,你圈你的,我圈我的,相安無事。
泉州制鞋企業:安踏、361、特步、匹克;
水暖:九牧、中宇、輝煌;
連鎖店:如家、錦江之星等。
(2)即使是已競爭市場,也處于粗放式競爭,價格競爭,而非差異化競爭。
優勢核心競爭力—創造高的競爭門檻
1、品牌(優勢資本投資的匹克運動、安踏體育,雷士照明)
2、一生一世的生意(優勢資本投資的御銀科技、恒豐信息、數字政通)
3、互聯網+(優勢資本投資的美團、藍城兄弟、抗癌衛士)
4、掌控上下游產業鏈(海鷗食品、塞飛亞、中宇衛?。?/p>
優勢模式-企業增長策略
創造快的增長速度---商業模式(模式優于規模;速度優于規模)
價值增值Vs利潤增值Vs資產增值
消費品:小肥羊、麥當勞;農業:利農、賽飛亞
核心競爭力模式:攜程模式/如家模式/分眾模式
餐飲模式:麥當勞模式
連鎖模式:星巴克模式
定價模式:醫療教育模式/廣電電信模式
成本模式:養雞養豬養牛模式
盈利中心或成本中心模式:環保企業或服務企業
專業發展Vs綜合發展
低資產Vs重資產
運營商Vs制造商
設計Vs品牌Vs渠道(中國衣食住行的品牌)
優勢增長力—資本創造高的速度
現代競爭不是大魚吃小魚(還沒有真正的大魚),而是快魚吃慢魚
企業發展:生存 >>發展>>擴張>>購并>>壟斷
經濟模式:產品經濟>>品牌經濟>>渠道經濟 >>資本經濟>>寡頭經濟
為什么美國連鎖酒店:20-30PE,中國企業能得到60-70PE。美國10PE,中國30倍。
(1)外延性擴張:店的數量增加,20-30%
(2)內生性擴張:單店的銷售增加,7-8%(降低成本等)
(3)交叉型擴張:品牌與渠道提供銷售其他產品的
優勢團隊—人是投資的根本
團隊的綜合能力是企業發展的基礎
法人治理結構是投資者作為小股東的前提
清晰的法人治理結構是引入私募投資的前提
明晰的法人治理結構也是實現企業價值的前提
產權明確
股權明晰
管理結構明晰
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