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1月1日,“人即人效——數字化驅動下的人力資源新動能”2022第十四屆浙江省人力資源高峰論壇如約而至。
本次論壇特邀“企業BLM科學經營?、績效飛輪®首席專家”方永飛老師、“釘釘首席人才官(CPO)”高世芳老師、“OKR 教練/績效管理專家”韓賢金老師、“組織發展專家”白睿老師和“華為TUP股權激勵實戰專家”洪千武老師等權威專家,與近千名人力資源從業者共聚一堂,以人為本,探索人效提升新動能,聚焦數字,共同探索數字轉型新方向。
01
從戰略到執行的人效飛輪
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,不是生與死,而是“知道”與“做到”之間的差距。當企業制定了戰略目標后,如何才能跨越戰略與執行之間的鴻溝,使員工“做的”與企業“要的”相一致呢?怎樣讓戰略成為每個人的日常工作,使企業人效階梯呈現上升態勢并循環改善呢?企業BLM科學經營?、績效飛輪®首席專家、光華賦能董事長方永飛老師提出了“從戰略到執行的人效飛輪”全新理念。
管理雙殺(雙殺效應)
從企業的生長周期來看,大部分中國企業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度過“花樣作死期”,其中既有企業創新乏力的因素,也有組織內部無力的困擾,員工動不起來,慢慢被企業“耗死”。
怎樣解決呢?高質量發展。黨的二十大強調,“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,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?!逼髽I也是一樣的,高質量發展是企業擺脫雙殺效應,實現“活下去,活得好,活得久”的必由之路。
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是什么?方老師的解讀是,高質量發展就是打造高人效。
時至今日,中國企業的管理本質就是想方設法提升企業人效。企業的“生意邏輯”,已經透過“十、百、千、萬”的業務邏輯,分解到“體、面、線、點”的人力單位。企業要做的就是將管理的目光聚焦在人均毛利上,將管理的顆粒度做細做深,將員工管理由被動激勵轉化為他們的自驅力。
在提升人效的實際操作中,企業可以采取基于VDBD-BLM-BEM-DSTE、BSC(平衡計分卡)、戰略地圖、行動計劃和韌性飛輪的績效飛輪,通過財務(F)、客戶(C)、內部流程(I)、學習與成長(L)四個維度,將企業的高層戰略逐層分解,落實到每個人的日常工作,實現年度、月度、日度的高顆粒度管理,KPI&CPI兩手抓,讓企業在“持續小贏”中像飛輪一樣轉動起來,自如地應對各種危機。
02
2023光華公開課發布
自2003年開設第一堂光華公開課以來,光華賦能已經舉辦了2700多堂“光華公開課”,累計面授學員超過20多萬名,一直秉持與踐行123高品質保障原則:
光華多次獲得浙江省乃至全國“培訓行業標桿示范”榮譽稱號,同時也被評為浙江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,專精特新、隱形冠軍、“小巨人”企業政府指定服務商。
基于成長型企業實際需求與行業前沿趨勢,2023年“光華公開課”百大課程全新亮相。
2023年的課程體系分為標排課程、滾動課程與新增課程:
(1)109堂標排精品課程升級迭代,共12大課程模塊、48個課程系列。
(2)根據市場趨勢、時事熱點與企業需求,光華也將重點課程進行滾動開課、實時更新,按需開課。
(3)還有深受大家喜歡的方教授的高端精品課,《BLM科學經營?:從戰略到執行的對標提升與系統落地》《股權設計與股權激勵實操落地》《贏在中層?:管理職業化》這些全國獨家爆款課程也將全年滾動開課。
后疫情時代下,企業更應重視業務發展與管理內功修煉。2023年光華公開課的3大核心為:管理類、人力資源類和營銷與運營類。更加側重實操性、落地應用和業務增長。
嚴選實戰師資、優選精品課程、體系化知識網、以效果為導向、聚焦關鍵崗位和加速團隊成長,是2023年光華公開課的核心基調,致力于賦能企業業務增長,陪跑企業科學經營,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。
“嗨學狂歡節”同步啟程
一年一度囤課季,別錯過哦~
03
敏捷組織·數字先行
如今,數字化浪潮正在沖刷并重塑所有的業務生態。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協同辦公平臺,釘釘擁有5億用戶、1.9億月活,累計服務2100萬個企業和組織,是帶領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先行者。本次論壇有幸邀請到了釘釘CPO高世芳先生,為大家帶來“敏捷組織,數字先行”主題分享。
技術突破商業邊界,可以驅動新商業發展,反之,商業模式也要適應科學技術的發展。釘釘在幫助千萬家企業升級的過程中發現,企業數字化轉型最大的問題并非來自數字化或技術本身,更多的是企業組織本身的滯后性,無法支撐數字化實施,中國企業亟須打造敏捷組織。
所謂“敏捷”的組織,就是指針對市場環境的變化(如客戶需求、技術變革、 競爭變化等)能夠迅速整合資源做出反應,高效實現客戶價值的企業組織。
智能化時代下的敏捷組織具備響應快,創新能力強;模塊化,有活力;以人為本,以體驗為中心這三個特點。
在管理實踐中,數字化敏捷組織的管理核心體現為人的數字化和組織的數字化,后者對于企業組織管理的挑戰集中于——如何更快地獲取各要素關系并通過組織數據支撐快速決策,針對這個問題,高老師為大家介紹了“數字化五部曲”:
釘釘在敏捷組織的實踐中,形成了全面且清晰的人才畫像、組織全景及場景應用體系,可以讓員工的優秀可視化、可量化,可以通過標簽快速搜索人才,還可以幫助企業了解組織中的隱形協作關系,非常適合還處于數字化轉型與組織管理困惑中的中小企業引進落地。
04
如何用OKR撬動增長?
OKR作為一種主動式、粗顆粒、循環式的目標管理工具,充分尊重員工的創造性,與數字化時代的企業天然契合。OKR教練/績效管理專家韓賢金老師為大家帶來的分享主題是“如何用 OKR撬動增長”。
目標管理為什么這么難?是什么阻礙了我們的目標管理,進而阻礙了企業的績效?因為大多數人傾向于認為某件事是不可能的,而不是回歸現實世界的本源去尋找可能實現它的機會。OKR就是將“往大處想”,并加以制度化的工具。OKR的本質是解決的管理者只問團隊要結果,不給團隊策略的問題。如果只問團隊要數量結果,而不能建立正確的策略,很容易走到岔路、很容易事倍功半!
在實際應用OKR的過程中,有一些常見問題:用指標代替了思考、用表格代替了溝通、用控制代替了自主、用結果代替了進步,本質上只是實踐了OKR的形式,將傳統KPI披上OKR的外衣。
科學、有效制定OKR的過程,其實是業務思考的過程,而非日常工作管理;是組織目標的實現過程,而非崗位職責實現過程;是通過工具的應用,養成科學的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。
OKR也對HR提出了不同的要求:不僅要成為人力資源的管理者更要成為組織的內部教練,推動OKR逐漸內化為企業的工作DNA。
05
人效提升與組織能力打造
對于絕大多數老板來說,企業經營不理想,癥結往往不在戰略,而在于組織能力,而“人效”,正是企業組織能力的最佳代言。研究表明,人效對于財務效能有著強力驅動作用——企業的人效每變動一個單位,財效會同向變動4.33個單位。以人效為“眼”,方能有機整合人才流、資金流和業務流,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。
組織發展專家白睿老師在分享中提出,我們常說的組織問題,其實是由組織問題、團隊問題和人才問題組成的綜合性問題,想要進行組織診斷,必須先結合企業、行業等因素綜合建模,例如:六個盒子、7S模型、BLM等各種模型。
HR在反思組織問題時,可以以“縱向管理層次×橫向管理幅度”入手,因為無論何種組織設計和組織架構,都是為了獲取資源的優勢。
在思考人效問題時,需要結合組織、人才、業務與資源綜合思索。
在剖析團隊問題時,可以把團隊分為領航力量、攻堅力量和新銳力量。
06
科學動態激勵·構建企業活力
本次論壇的最后,華為TUP股權激勵實戰專家洪千武老師,為大家呈現了以“向華為學:科學動態激勵,構建企業活力”為主題的精彩分享。
華為CEO任正非先生曾多次強調:“不抓人均效益增長,管理就不會進步。一個企業最重要、最核心的就是,追求長遠地、持續地實現人均效益增長?!?/p>
華為是如何激勵員工的呢?他們采用的就是“TUP”獎勵期權計劃。
組織數字化,業務數字化,一切數字化。
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之路曲折蜿蜒,唯有人效升級的方向堅定不移。
在接下來的一年里,希望每位HR、人力資源從業者都能像CEO一樣思考,以“職能-隊伍-效能”為框架,基于人效分析與數字賦能,制定精準的人力資源戰略,更好地為組織選、用、育、留優秀人才,為業務賦能,走向高質量發展。
我們明年再見!
推薦